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中國接單台灣生產」才是正常的經營模式

2007.11.1



「中國接單台灣生產」才是正常的經營模式

前週台積電在新竹市體育場舉行運動會,會中董事長張忠謀除期勉員工時時創新、月月創新、年年創新,強調創新是公司持續成長命脈外,對媒體之訪問表示:「政府開放半導體赴中國投資設廠的技術為○.一八微米以上,…而客戶對○.一五微米、○.一三微米、九○奈米先進製程的服務需求日增,台積電將朝『中國接單,台灣生產』商業模式努力,日前已積極在北京、深圳等城市設市場行銷據點,延攬客戶訂單回台生產製造。」


台積電是國內的上市公司,去年營收三千一百九十二億元,稅後盈餘一千二百七十億元(上市公司第一名),它一向配合政府對中國之登陸政策,對中國之投資既不偷跑,也不對政府特別施壓,一切循規蹈矩。值得一提的是,配合政府中國政策的台積電,與同業比較好像吃了虧,但它的經營績效仍然是同業之翹楚。依美林公司報告,預估今年台積電的股東權益報酬率為二十二.三%,聯電為九%,新加坡特許為負○.六%,中國的中芯負○.八%,也就是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同業中股東權益報酬率最高,毛利率亦居冠。可見台積電董事長在運動會上的談話,表示了同業所不及的經營哲學,面對中國市場規模之高度成長,公司的策略不是叫喊政府速速開放登陸的腳步,而是積極在中國佈局行銷據點,拓銷產品,延攬客戶訂單。


我國的企業及政府官員,或許是長期受到具中國意識形態統媒及學者之洗腦,一向均直覺地將「投資海外」作為擴展市場的唯一途徑,同時亦將「鎖進中國」視為全球佈局的全部,將中國化與國際化劃上等號。這些人,每提到新興市場就談如何尋求投資機會,宛如不趕快去投資,市場就要拱手讓人。受此錯誤偏頗的觀念引導,國內企業已締造出台灣特有的「逐水草而居」的企業倫理,演化成為「遊牧型」的企業經營,失去了創新、求新的動力。統媒的目的就是要台灣的企業「逐中國的廉價勞工」而居中國,好助中國崛起一臂之力,但若以「振興台灣」的角度看卻是非常危險的「亡國」論述。


台積電之成功,給這些企業是一種啟發,即市場之開拓,主要依靠產品品質,接近市場絕非唯一的選擇。其實世界成功的大企業亦多採與台積電同樣的策略,它們並不汲汲於將生產線移向海外,以爭取市場,而是以品質取勝。海外投資不是不做,但主要的技術與生產線還是留在自己的母國。「豐田」(Toyota)是全球性大企業,但它五十%的生產線還是留在日本。豐田並不因中國的人工便宜,將所有的生產線移往中國,再以廉價汽車來席捲世界的市場。


「把投資視為拓展海外市場唯一方法」的偏差企管理論,導致了台灣過多的海外投資(其中約八十%在中國),即使依經濟部投審會之統計,我國海外投資去年已高達國內生產毛額的二%,若依市場之估計數則更高約達三至四%(註:此種數據在美、日、韓均約在一%或以下)。過多的海外生產性投資當然排擠了國內該有的投資,導致失業率增加,稅收減少,工資停滯,造成民眾日常消費減少,這也是當今國內M2(貨幣供給額)年增率偏低,消費不足的主要因素。


環視全球,我們實在已找不出還比台灣瘋狂於「投資海外」(主要是中國)的國家,若不加匡正,台灣經濟之持續沉淪將必無法避免。說實在話,「中國接單,台灣生產」並不是什麼新的模式,而是「本來就該如此」,是正常國家正常企業的正常經營模式。我們不否定中國市場是崛起中的市場,但爭取的方法是到中國設推銷據點,將在台灣製造的優秀產品推銷出去,而不是一味地西進投資,稀釋我國之人才與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