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B&Q在中國全面倒閉




英國翠豐集團(Kingfisher Plc)的百安居(B&Q)中國連鎖店(PHILIPPE LOPEZ/AFP/Getty Images)



外電﹕英商翠豐集團的中國教訓


(記者施明綜合編譯)英國翠豐集團(Kingfisher Plc)是歐洲最大的家庭DIY修繕產品零售商,全球經濟衰退不僅使翠豐集團在母國受挫,使它在英國的銷售額下降了二點三個百分點,同時也使它在曾經最令人期待的海外市場中國遭受打擊。二十六日翠豐宣布,準備關閉六十三家中國連鎖店中的二十二家,中國營運虧損了三千萬英鎊。



英國電信報二十六日報導,無數的英國公司一直在做中國賺錢夢,以圖沾中國經濟發展的利益。然而翠豐的經歷卻顯示出﹕中國經濟已經在遭受反向巨變。


翠豐在中國有太多的超大型虧損商店,而且顯然過分投入中國房產泡沫,現在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從每年四十個百分點的成長額度變成每年十個百分點的收縮。


道瓊新聞二十七日報導,翠豐集團的百安居(B&Q)中國連鎖店為公寓提供從設計到裝修的所有服務,把空混凝土殼變成家。顧客在百安居一旦選定設計、裝修和顏色後,百安居服務隊就承擔所有的工作。中國房市倒下後,百安居的銷售也隨之收縮。


由於中國經濟失血,翠豐準備關掉六十三家中國店中的二十二家。留下的店面也將重整,十七家將會縮小規模。


翠豐的中國分公司今年由於銷售額下降了二十四個百分點,只有四億三千一百萬英鎊,損失達五千兩百萬英鎊。


翠豐的撤退是尷尬的,它曾經對中國分部寄予厚望。二零零五年在前集團首席執行長葛銳‧摩爾菲(Gerry Murphy)的掌管下,翠豐收購歐倍德(OBI )在中國的商場從而鞏固了其領導地位。


泰晤士報二十七日報導,翠豐在中國的經歷及教訓對最近的公司發展模式提出了又一次警告。在九十年代後期,幾乎找不到哪個首席執行長不會摸索著向互聯 網發展商業規劃的,但多數遭受巨大損失。無數的英國公司一直在做中國發財夢,在經濟危機、房地產市場直跌的今天,還有多少外商公司在中國能夠賺錢﹖


美東時間: 2009-03-28 08:06:26 AM

赴中經商遭坑殺 軟困年餘 華裔美商大逃亡 偷渡來台

2007.11.12



赴中經商遭坑殺 軟困年餘 華裔美商大逃亡 偷渡來台


 溫捷曾登美國名人錄


〔記者陳恩惠、林慶川/台北報導〕如果聽到「美國人帶著護照卻搭漁船偷渡來台」,一定會認為這名美國人瘋了;但曾經榮登一九九八年「美國名人錄」、「美中工商協會」名譽會長、「美國萬達利國際集團」總裁的五十九歲美籍華裔男子溫捷,就有這樣離奇的境遇!


 被留在中國協助調查


出生中國、已取得美國籍的溫捷說,他是受到中國深圳萬達利公司帳號遭凍結事件影響,被查扣證件、凍結資產超過一年,因為想家,且為免再遭中國官方無限期要求留在中國「協助調查」,所以今年九月中旬自福建搭船偷渡來台,打算再從台灣回美國。


溫捷九月廿八日在律師陪同下,向台北市大同警分局自首,警方將他移送法辦。台北地檢署檢察官鑑於溫捷為自首,偷渡犯意是為了想家,因此從輕處分,日前已將他處分緩起訴二年,並罰款二萬元。


 數千萬元資產遭凍結


中國為打擊傳銷業,去年深圳市工商、公安機關查處萬達利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傳銷案,將包括溫捷在內的六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移送並起訴,溫捷的美國護照被扣、數千萬元資產遭凍結,血本無歸的他,因為思念在美國的年幼小孩,才決定冒險偷渡離開中國。


溫捷偷渡入境已觸犯我國「國家安全法」及「入出國及移民法」,警方移送台北地檢署,檢方諭令由移民署「收容」,而非「責付」委任律師,所幸經由律師多方奔走、尋求美國在台協會協助,翌日順利交保,十月三十一日偵結緩起訴,繳清罰款後便能驅逐出境回美。


 去年赴深圳就遭拘留


溫捷表示,他是廣東人,後來到美國加州留學認識現在的妻子,結婚後放棄中國籍在美居留,這次回到中國深圳做保健食品生意,沒想到遭人陷害而受困。


溫捷說,去年七月間從美國加州搭機到深圳,一入境不但護照等證件全遭中國公安查扣,本身也遭拘留月餘,後來才發現公司遭人陷害引發糾紛,中國官方也將他限制出境,於是他向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重新申請補發護照,想以偷渡方式,藉由台灣返回美國。


 藉偷渡方式由台返美


在妻子李惠瓊數月安排下,溫某九月九日趁夜從福建省福州市福清附近獨自搭上漁船,接近台灣海岸前換搭接駁小船,上岸時已經是十日清晨,坐兩個多小時的車到北市,先後在中山區北城、佰居、密都飯店躲了近一個月才出面自首。


溫捷表示,偷渡事宜全由他太太處理,他只是按照指示行動;但熟悉偷渡行情的警方表示,按溫某描述,整艘船只載他一人,費用至少二至三萬美金。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私募.釋股.減資手法大公開大股東吃定小股東

私募.釋股.減資手法大公開大股東吃定小股東



內幕


茫茫股海,大 股東擁有絕對的主場優勢,早就不是新聞。


但近年來,資本市場遊戲日益翻新,減資、私募、 釋股,在令人眼花撩亂的資本遊戲中,小股東的權益一次又一次被踐踏。


大同的林蔚山、威盛王雪紅以及友達李焜耀,這些聲譽顯赫的大老闆們,都 在其公司的利益分配中,把大餅從小股東口中挖出來,一刀切給了特定人。


這是台灣資本市場的悲哀!


金管會、證交所應該負起監理 責任,針對這些情事是否違法,給小股東明確的交代。


撰文‧劉俞青


當初是看大同在台灣這麼多年了,到現在我每天 還用大同電鍋煮飯,很好用,但股價怎會跌成這樣呢?我買了一百多張呢。


我是二○○三年買進的,總共拿了一百多萬元的私房錢去買,那時我的孩 子剛考上高中,想說以後賺了錢給他當作大學畢業出國念書的學費。


但七年了,那天問了我的營業員,他說七年來大盤大概漲了二到三成,我九塊買 的,七年來大同沒有配我一毛錢(股息),到現在股票價值剩下六十幾萬元。


前幾天,我看報紙說最近還要減資六成再增資,我問我的營業員這是什 麼意思,我要再拿錢出來增資嗎?這樣之前虧的就會慢慢補回來了嗎?他說我的股票只會剩下四十幾張,而且我不能增資,因為增資是給大股東他們增的,不是我。


我 不懂,怎麼會變這樣?股價跌、張數還變少,大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難道要我認賠賣掉嗎?


我虧錢就算了,但我的孩子要出國讀書怎麼辦?


這 是一位大同小股東的真實心聲,卻也道出了,茫茫股海裡,千千萬萬個小股東,最寫實的心情。


股市就像大海,大股東們像是開著豪華大遊艇的船 主,御浪前行,好不愜意。


但多數小股民卻只能隻身跳進大海裡游泳,隨著浪花起落,連個救生圈都沒有,只要風浪一起,就要淹沒在茫茫大海裡。


這 幾年,台灣的資本市場越來越活絡,外表看來,法令似乎越來越繁複,但對小股東權益的保護,實際上增加了多少?只有天曉得。


但對手握公司充分 資訊的大股東而言,本已立於不敗之地,加上近年來可以玩的﹁把戲﹂越來越多了,這些魔杖在手,只要海浪(機會)一來,一番上沖下洗之後,再讓魔杖充分發揮 法力,小股東的權益眼看就被坑殺殆盡。


但是,主管機關看見了嗎?金管會、證交所的大官們,聽見小股民們含淚的吶喊了嗎?至少到目前為止,還 不見這些主管機關有具體的大動作,但小股東的權益,早就在這場由大股東所主導的利益分配遊戲中,被秒殺了。


釋股 貪財大股東分配利益的幻術大同把五.六億元利益變不見了就以這次大同公司為例,從今年五月十二日,第一篇小股東致大同董事會的公開信,以廣告形式披露在 《經濟日報︾開始,這家百年老店的問題再度浮上台面。


表面上是一群小股東透過廣告,抗議大同公司的減資增資、以及公、私產權不分的公司治理 問題;但背後不為人知的,卻是一幅大同董事長林蔚山低價釋股的情事。


故事要從去年的五月說起。


去年九月九日,尚志精密化學 (簡稱尚化)登上興櫃交易。尚化是大同集團旗下一家專做電動車的磷酸鋰鐵電池的公司,搭上電動車的風潮,加上特有的日本技術專利,因此一登錄興櫃,股價就 衝上百元俱樂部,至今股價還在九十元上下。


一般公司要掛牌之前,都要做股權分散的動作,尚化當然也不例外。去年五月,尚化的最大股東——也 就是大同公司,拿出手上共一萬二千張的尚化股票來釋股,以達到股權分散的目的。


但弔詭的事情來了,這一萬二千張其中至少七千張股票,都釋給 了股市知名金主賈文中相關的投資公司(見圖),賈文中曾多次參與上市櫃公司經營權爭奪。根據大同公司去年半年報揭露,這筆釋股交易,每股僅僅十五.八九 元。


如果和三個多月後,尚化登錄興櫃首日的高點每股一三二元相比,每股價差高達一一六元,七千張就是八.一二億元;即使和最近五日來的均價 每股九十六元相比,也有五.六億元的價差。


這筆錢,原本應該要在大同名下,屬於公司全體股東所有;但如今卻因為大同賤賣資產,價差落進了賈 文中等相關人口袋,被犧牲掉的,是大同所有小股東的權益。


至於大同公司為什麼別人不賣,偏偏要把尚化的股票,以低價賣給賈文中等相關人?是 否與二○○八年大同經營權爭奪戰有關?這個答案當然只有交易雙方當事人的心裡最清楚。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六月十八日,大同的股東會上, 要通過減資三百二十億元,還要再私募增資;而減資後的大同每股淨值十二元,和如今大同在 重大訊息上公告載明的私募參考價格每股七元相比,足足有五元的價差。參與私募的名單如何,值得密切關注。


對林蔚山來說,減資加私募的計畫,如何在股東會中闖關已是一道難題。但對尚化釋股案當中「賤賣資產圖利特定人」的疑義,在 今年股東會上,要如何給大同小股東們一個說明,這恐怕要比通過減資加私募的案子,還要更 棘手。


大股東口袋滿滿 小股東求告無門事實上,類似的案例絕非只有大同一樁,尤其在公司未上市之前的釋股,由於還未受到公司上市櫃之後法令的嚴密規範,這塊難得的空白堪稱﹁黃金 時期﹂,給了董事長一人手握釋股生殺大權的好機會。


到底誰能分得這個好處?有人選擇給了對自己有恩的特定人、親友,還有人乾脆給了自己,但 無論如何,被犧牲的,全都是小股東權益。


日前證交所董事會審查圓展上市案也是一例,圓展是一家從上市公司圓剛科技切割出來 的金雞母,公司獲 利良好。但這個上市案到了證交所董事會竟破天荒喊卡,硬是把案子退回審議委員會重審;理由就是圓展在上市前釋股時,母公司圓剛科技的董事長郭重松,把圓展 股票用很低的價格,賣給了圓剛的董監事個人,甚至包括獨立董事們。


圓展與尚化案如出一轍,說穿了,都是﹁釋股﹂惹的禍。對於公司的掌權者來 說,這場利益重分配的遊戲,實在簡單得太誘人,太輕易的就會挑起人性的貪婪面。


私募 自肥老闆最愛的「彈性空間」走完程序股價狂漲 王雪紅眼光準?


股海浩瀚,但這個用金錢堆砌起來的大海,大股東可以利用的工具何其多, 其中的誘惑又豈止﹁釋股﹂一招。最近幾年幾乎成為所有上市櫃老闆最愛的﹁私募﹂,其中大 股東得以從中掌握的利益,更是誘人。


私募其實是公司籌資的一種方式,有別 於公開募資是所有股東按原持股比率認購,私募就是公司利用非公開的管道,以洽特定人的方 式來籌措資金。


既然是洽特定人,那麼要洽誰、用什麼價格洽?都有彈性空間,此時,和釋股一樣,大股東可以藉機揮灑的機會就來了。


攤 開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料,今年五月初,威盛三億股的私募案揭曉,一路以來英偉達 (NVIDIA)要入股的消息甚囂塵上;結果令人大失所望,三億股的私募全數由威盛董事 長王雪紅持股的投資公司吃下,私募價格定為每股十二.三元,總計三十六.九億元。


如 果以四月二十六日定價當天的收盤價十八元計算,每股價差高達五.七元,等於立時擁有十七.一億元的﹁潛在獲利﹂。


奇妙的是,每股十二.三元 的私募價訂定之後沒幾天,威盛的股價在沒有太多業績表現加持下,從五月初開始一路狂飆; 同一時期,大盤跌了快一千點,威盛股價卻逆勢漲了近七成。六月四日收盤價二十八.二元,如果和私募價 相比,等於當初募得三十六.九億元的股票,市值一轉眼已經來到八十四.六億元,短短一個月﹁潛在獲利﹂(編按:私募股交付日期未到,且交付後有三年閉鎖期,因此還未真正獲利)高達四十七.七億元。


如 果私募晚一個月定價,定出來的價格至少要比十二.三元高三到五成以上;但威盛的股價早不 漲、晚不漲,偏偏在私募定價完後才一路走高;真不知道要說王雪紅對威盛的投資眼光太精 準,還是運氣太好。


然而,這筆雖然未實現、但金額驚人的﹁潛在獲利﹂,如果當初改用公開募集,應該可以稍微補償一下這幾年來投資威盛慘遭虧 損的小股東荷包。


友達不買 七億元利益小股東沒份再舉一個例子,是聯華神通集團旗下的聯成。


聯成是一家銷售石化原料為主的 公司,一直以來經營績效良好。儘管金融海嘯侵襲,去年仍賺了十四.三九億元,今年第一季表現更佳,獲利八.三六億元;等於今年第一季就賺了去年整年接近六 成的獲利,展現出頗為可觀的營運爆發力。


而就在公司即將展現營運爆發力的前夕,聯成在去年底辦了一筆十五億元的私募現增。但在認購的名單上,赫然出現聯成董事長苗豐強的弟弟、同時也是聯成董事的苗豐盛,及聯強國 際總經理杜書伍的名字。私募定價是每股十三.四元,而定價當天聯成的收盤價是十七.二 元,每股價差三.八元,折價幅度二二%。


根據承銷商私下透露公司想法,當初聯成董事會選擇公募或私募時,曾猶豫許久;但後來考慮如果選擇公募,折價幅度可能更大,且當時聯成股價已經相當委屈,因此 最後才決定辦理私募增資。而聯成發言人朱明光則說,公司針對私募對象都有經過資格審查,符合者才能認購。


然而,儘管私募股票必須有閉鎖期三年的限制,折價幅度也還可說是在合理範圍內;但聯成向來經營績效不錯,在景氣 回春之際如果做公開募集,上述「折價幅度可能更大」的理由似乎不能成立。大股東直接把私募利 益歸為自己、家人或團隊所有,還是讓不少聯成的小股東吃味。


相對聯成,友達集團旗下的LED廠隆達布局更縝密,不仔細看,母公司友達的小股 東可能不會發現,自己的權益在無聲無息中被剝奪了。


隆達在今年三月二十六日正式登錄興櫃,而去年的二月和十月,曾辦了現金增資。不過奇怪的 是,身為隆達大股東的母公司友達光電(董事長為李焜耀)竟然放棄認股,或者只認一點點的股權(見圖),而將這個認股權益洽公司的關係人認購。


偏 偏這些關係人不是別人,正是﹁陳炫彬及本公司法人董監事代表人及其二親等以內親屬等十人﹂,其中也包含李焜耀。


陳炫彬不僅是隆達的董事長, 還是友達副董事長,兩次的認購價分別是每股十元和十五元,這些關係人等兩次現增共認了將近一萬四千張隆達股票。


關係人以低價買了隆達股票之 後,今年三月間,每股淨值十元的隆達和每股淨值十四元的凱鼎宣布合併,換股比為一比一。當時許多法人認為這個合併價格有﹁偏愛隆達之嫌﹂,而這項合併決策 是否與早在一年前,關係人已經提前以低價大買隆達股票有關,令人好奇。


宣布合併沒有多久,三月二十六日,隆達掛牌當天股價直奔六十九元。算 一算,李焜耀放棄讓友達認股,卻讓陳炫彬等關係人大賺將近七億元,看在友達小股東的心裡,不知作何感想。


減資+私募 浴火重生誰獲利?


小股東自我犧牲強化公司換來一場空除了單純的私募之外,針對虧損累累的公司,資本市場最近也盛行﹁先減資後私募﹂的方式,重整公司資本。


通常公司經營階層會決定要這樣做,主要著眼是先透過減 資,彌補掉原本的累積虧損之後,再透過私募增資的方式,引進新資金;雖然小股東的股權會 因此稀釋,但卻有機會讓公司營運能夠重新動起來。以這次大同為例,就是想循這樣的方式,希望大同可以浴火重生。


但問題是透過私募引進新資金的目的為何,如果引進有助於公司未來經營的策略性投資人,那麼眼前小股東的帳面權益受 損或許還有機會在未來的股價上補回來;但若減資的目的只是「騰出空間,讓別有用心的資金能順利進駐」;那麼小股東被稀釋掉的股權,恐怕就只能含淚無語問蒼 天了。


然而,當這些股東權益被各種未盡公平的招數,分布在不同的特定股東手上,或許這些企業主們都能大言不慚地表示:並未違反當前的法令規 範。但這個制式性的回答只是凸顯台灣法令的未盡完備?還是企業主早已習慣將個人的私利擺在股東權益之前?


股神巴菲特每年以嘉年華會的方式召 開波克夏的股東會,用意之一就是希望股東不分大小,都能透過親眼所見,更了解公司經營者的態度。


這位世界股神用身體力行的方式,追求股東權 益的公平性,看在台灣這些大老闆眼裡,除了汗顏,應該要有更深的省思與體會才是。


《證交法》跟不上時代


私募法規的大漏洞


今年已經公告的台灣上市櫃公司中,共有180家公司辦理私募增資,等於每7家公司中就有一家辦私募私募可以說已經是最夯的企業籌資管道。


但台灣《證交法》中對私募規範似乎還欠周延,大股東很容易在其中撈到好處。舉例來說,雖然在國外,私募只要經董事會同意即可,但台灣似乎更嚴格,須送股東會經1/3股東出席、2/3出席股東同意才算 數。但問題是,私募的對象和價格往往才是最具爭議之處。如果董事會遞案股東會時,一併把 認股對象名單列出,應該可以消弭不少爭議。


再者按《證交法》規定,如果私募價 格訂定低於參考價格的八成以下,須出具專家報告。但這次本刊特別整理所有提出專家報告的「專家們」,其中有獨立的會計師、有券商,就是不見具市場公信力的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讓人不禁對所謂的「專家報告」抱持保留態度。


如果未來《證交法》能補強「專家」身分的認可,或許能讓私募的檢驗更周全一些。


針對上述兩點,金管會某高層官員都給予極正面的肯定,認為應該 好好評估檢討。


據了解,金管會證期局確實已經邀請學者專家,針對私募規範 上的疏漏,著手進行討論,希望能給台灣一個更周全的資本市場。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投資中國慘賠 台灣蘭農逃回台灣

2009.9.18



投資中國慘賠 蘭農逃回台灣 












台灣蘭花具全球競爭力優勢,每年蘭展都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買主參觀。(記者王涵平攝)

人治風險高 成了代宰肥羊


記者楊金城/專題報導


53歲吳姓蘭花業者前往中國雲南省昆明投資約400萬美金開設蘭花農場,落得認賠殺出,他形容「逃命」回台灣,連農場也不要了,1億多元的投資化為幻影,被教訓得慘。


「中國是人治國家,有制度跟沒制度一樣,高官跟你好時,奉為上賓,要整你時,就是人家的俎上肉」,吳姓業者苦笑著說。


他表示,據悉不少蘭花等花卉業者到中國投資,大多賠錢,能賺錢的不多,台商到中國投資不能只著眼工資低、生產成本低考量,一定得謹慎三思而行。


1991年,吳姓蘭花業者是最早「偷跑」到中國投資種植蘭花的業者之一,他說,當時主要著眼在成立生產基地,蘭花種源和關鍵培育技術則留在台灣,在中國官員遊說昆明四季如春有利種蘭和提供免稅、租地優惠等誘人條件下,投資約400萬美金在昆明開設面積300公頃蘭花農場。


起初農場前景看好,被省長、書記等高官奉為上賓,不僅說要輔導公司上櫃上市,也以政策補助公司約300萬美金的資金。


生產成本低 成了外銷阻力


後來,到中國投資「生產成本低」的考量,卻變成外銷的阻力,他以外銷日本為例,日本人聽說是中國蘭花,生產成本低,外銷價錢當然不好,有時為搶單只好殺低價,加上昆明空運不好安排,轉從香港或泰國轉運成本高,獲利下降,雪上加霜的是公司內部管理也出問題。


約2000年,吳姓業者忍痛要賣農場,想「至少拿回老本」,可是高官卻說政府有補助農場資金,等同入股有股份,不准轉讓,直到2002年,農場賣不掉,只好認賠,棄場逃回台灣,到中國投資落得一場空。


吳某自嘲,趁還不老,回台灣再拚事業,而到中國投資種蘭花和果樹,不是一年半載就能開始回收,投入經營時間長,公司的管理和建立銷售管道要注意,但中國人治的制度就不是台商能掌控的,要很小心,投資失敗後,評估越南比中國更好投資。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被掠奪的台灣:四萬換一塊的故事

被掠奪的台灣:四萬換一塊的故事



 台灣公論報

$10 copy1.jpg


上:日治時期通行於台灣的10元台灣銀行券,與10元日圓等值;下:這張10萬元的舊台幣在上海印製,運返台灣時,舊台幣已被新台幣取代。


$100K copy.jpg




6billion.jpg


這一張60億圓紙幣,1949年5月10日由中華民國政府的新疆省銀行發行,是中國歷史上面額最大的紙幣。當時,國民政府發行的貨幣與新疆地方貨幣折價共同流通使用。在這張鈔票上,印有”折合金圓券壹萬圓”。按當時上海一石米的價格是金圓券4.4億元計算,這張60億圓紙幣只能買到 88粒米。


文/翁青治





1945 8 月,二次大戰結束,台灣人民歡欣脫離日本人的殖民統治,也對前來接收的中國政府抱著極大的期待。當時或許沒有人想到,大家迎來的,竟然是另外一個殖民統治的政權。



完成接收之後,首先浮現出來的就是台灣在中國人心中永遠的邊陲地位。行政院在
1945121日 派遣「台灣工礦事業考察團」抵台考察台灣的工業與礦業,考察團在三個月後完成了一部考察報告。報告中指出,台灣不應該成為中國重要工業發展重心,所以「不必應有盡有、儘量建設」。報告中又指出「對台灣之既有工業,不必全部恢復,不宜作鉅額之投資」,更重要的是,為防止台灣經濟壯大,獨霸一方,所以建議「不必使台灣自給自足,樹立經濟割據之條件」[1]這個報告,凸顯出在很多中國人的心中,台灣只應該是一個無足輕重的邊陲地區。



接下來,
1946 年元月,所謂的中華民國行政院資源委員會中央設計局共同完成了一項「中國戰後經濟建設五年計劃」,將中國劃分為九個經濟區,其中台灣、福建、廣東與廣西同被劃為東南區。在這個重建未來五年經濟的龐大計劃裏,投入華北與華中兩個地區的投資額占了總預算款項的 65%。可是投入東南區的金額卻只佔了總預算的 9.8%,更明顯呈現出了中國政府對核心地區與對邊陲地區不同的心態。[1]



隨著二次大戰的結束,國共內戰開始從中國的東北延燒到華北,到了
1946 8月演變成為全國性的戰爭。熊熊的烽火下,地處邊陲,被中國人認為不應當是祖國發展重心的台灣,卻成了國民黨政府後勤補給的最重要來源,各項台灣出產的物資被源源不斷的運往中國內地。以米糧為例,僅在1946年,就有一百多萬石的食米由台灣被運送到中國蘇北和華北充作軍糧。台灣在日治時期,一直都是米和糖的重要產地和輸出地,但是在1946年,台灣卻遭受到了前所未見的米荒,當時物資外流的嚴重程度可見一班。[1]





除了各項物資的外流,資金也一樣的被國民黨政府撥轉到中國內地。二次大戰末期,台糖公司原來有
15 萬噸的存糖,是用來當作戰後復員與營運的資金。但是國民黨政府下令「接收所有日人存糖,撥歸中央,集運上海銷售」,所有的存糖都被無償的運往上海變賣。台糖失去了復員基金,只得向台灣銀行借貸。這樣的事例並非只有在台糖發生,國民黨政府也透過許多其他的公營企業,將其物資不斷的轉運大陸,再要求台灣銀行擴大放款給這些公營企業作為週轉資金。台灣銀行只有不斷加印貨幣,因而造成了戰後台灣嚴重的通貨膨脹。[1]



徐蚌會戰以後,中國長江以北多被共產黨佔領,而江南人心浮動,收稅困難。所以從
194811月以後,中華民國所有軍公教人員的生活來源,只有依靠台灣。中國的軍公教人員眾多,很快就吃垮了台灣。台灣的物資變得極端缺乏,物價也跟著飆漲。後來曾任中華民國總統的嚴家淦先生,在19496月發表的書面談話「幣制改革方案緒言」裏指出,「近數月來,中央之軍公費用及各公營事業之資金,多由台省墊借。歷時既久,為數又鉅……去年11月以降…京滬局勢緊張,中央軍政款項之墊借尤為龐大。以致台省金融波動,物價狂漲。」[2]



由於濫印鈔票導致舊台幣大幅度的貶值。於是1949615日,國民黨政府在台灣發行新台幣,明訂四萬塊舊台幣兌換一元新台幣的匯率 [3]民間習稱為「四萬換一塊」。要了解四萬換一塊對台灣民生造成的巨大影響,我們必須從舊台幣的前身,也就是「台灣銀行券(Taiwanese Yen) 」說起。



在日治時期,由台灣總督府發行的「台灣銀行券」,是當時台灣通行的貨幣。雖然名稱不同,但是與日本國內的日圓是一比一的對價,也就是說,日治時期的「台灣銀行券」與日圓是等值的貨幣 [4]。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以後,在1946521日由台灣銀行發行舊台幣,與「台灣銀行券」是一比一的兌換率。換句話說,甫發行的舊台幣與日圓,在當時也是等值的貨幣。但是三年後的1949615日,台灣人民卻要用四萬元的舊台幣才能兌換到一元的新台幣。[3,5]




要估算台灣人民的損失,我們可以將舊台幣折合成美金來計算。1949年剛發行的新台幣與美金是五元新台幣兌換一元美金的匯率 [5],所以1949年的舊台幣兌換美金的匯率就是20萬 (= 4萬X 5) 舊台幣兌換一元美金。反觀日圓兌美金的匯率,雖然在大戰結束後經過激烈的震盪,但是從1949年起日幣逐漸趨於穩定,而且一直到1971年都是固定在 360:1的美金匯率 [6]。這 就是說,原本在1946年與日圓等值的舊台幣,到了1949年卻是要用20萬的舊台幣(等於一元美金)才能夠換到360元的日幣(也是等於一元美金) 。台灣人民的財富縮水到原來的555分之1 (= 360元÷20萬元)。到了1970年,台幣更貶值到原來的8分之1,對美金的匯率成為 40:1。然而日圓卻仍然維持在360:1的美金匯率。如此一來,台灣人民的財富更是縮水到原來的4444分之1 (= 555分之1乘以8分之1)。用 一個假設的例子來說,如果有人在1946年將等值的一百萬日幣與一百萬「台灣銀行券」同時埋在地底。到了1970年再挖出來,一百萬的日幣仍然是一百萬的 日幣,可是 一百萬的「台灣銀行券」卻只能換到225元(= 100萬÷4444)的日幣。這就是號稱「民族救星」、「世紀偉人」 的「總統蔣公」賜給台灣人民的「德政」。



可悲的是,國民黨政府在中國造成的通貨膨脹,比起台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說,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金融掠奪,造成台灣人民的財產大幅縮水,那麼國民黨 在中國進行的金融搜括,就是讓許多中國人一生的積蓄化為烏有。可是就在大多數的台灣人和中國人都纏身在國民黨政府造成的金融風暴時,國民黨的政府要員、與 國民黨關係密切的財閥以及奉命來台的接收人員,卻因為憑空創造了一個中國貨幣對台灣貨幣極端不公平的匯率,而發了一筆大橫財,這就是國民黨政府對臺灣人民 進行的二度金融剝削。要了解臺灣人民被剝第二層皮的來龍去脈,我們就必需從中國的幣制談起。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白銀作為法定貨幣,而民間的交易也多以銀兩作結算。自清代中葉起,隨著外國銀圓的流入,民間也開始有銀圓的流通。民國成立以後,仍然繼 續以銀圓作為通用的貨幣。雖然有些地方銀行和地方政府也發行紙幣,但是紙幣的流通性以及認可性都是相當的不足。國民政府在1927年北伐以後,開始逐步施行貨幣改革。在1935年11月4日,宣佈發行法幣(國家信用法定貨幣的簡稱),以一法幣兌換銀圓一元,將市面所有的銀圓全部收歸國有。[7]



1937年中日戰爭以前,法幣的總發行量不超過14億元。戰爭期間,為了支付增加的財政支出,國民政府開始大量發行法幣。1946年以後,為了支付與共產黨作戰的軍費,法幣的發行量更是大增,到了1948年8月總共發行了604兆元,是原發行量14億元的43萬倍。法幣發行初期與美金的匯率是20元法幣兌 換一元美金。到了1948年8月,卻變成了1千1百萬的法幣才能兌換到一元的美金。法幣貶值到原來幣值的55萬分之1,中國人民對法幣的信心完全喪 失。[7,8]



1948年8月19日,國民黨召開中央政治會議,當晚隨即發佈「金圓券發行法」,以金圓券取代法幣。根據當時的規定, 金圓券一元折合法幣300萬元,並且禁止私人持有黃金、白銀、外匯。凡私人持有者,限於9月30日前全部收兌成金圓券,違者沒收 [9]。在沒收法令的威脅下,大部分的民眾都服從政令,將終生積蓄的金銀外幣全部兌換成了金圓券。1948年,因為與共產黨的戰事,政府的赤字每月高達數億至數十億元。國民黨政府稅收不足,又只曉得以多印鈔票來填補財政赤字。金圓券發行一個月到9月底,發行量已經增加到12億元,到11月增加到19億元。 到了12月底,發行量增加到81億元。隔年的1949年4月再增至5兆,到了6月時更暴增至130兆,短短十個月就達到原定發行量的65萬倍。快速的通貨膨脹造成金圓券的迅速貶值,早上的物價到了晚上就已大幅改變。商家為了避免損失,乾脆拒收金圓券,於是民間經濟陷入全盤的混亂。[8,9]



在金圓券發行之初,為了避免被沒收,許多人將終生積蓄的金銀外幣兌換成了金圓券。隨著金園券的大幅貶值,這些人一生的積蓄全都化為烏有,特別是城市的中產階級所受到的經濟損失最大,使得國民黨失去原來最重要的支持者,這也是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迅速垮台的主要原因。[9]



1949年4、5月,南京、上海相繼被人民解放軍攻佔,共產黨在6月起宣佈停止金圓券流通。國民政府遷到廣州後還繼續發行金圓券,但其價值已經接近廢紙。 到了7月4日, 行政院在廣州宣布「銀圓及銀圓兌換券發行辦法」,停止發行金圓券,改以銀圓券取代 。銀圓券1元等於銀圓1元(含純銀 23.493448克),而金圓券則以五億元折合為銀圓券一元。[10]



由於有法幣和金圓券的前科,再加上政局日下,銀圓券也難逃貶值的命運。1949年7月17日共產黨新華社發表聲明,解放後只會收兌銀圓而不接受銀圓券。於 是人民搶著以銀圓券兌換銀圓,銀圓券的價值更是暴跌。隨著廣州及西南地區在1949年下半年由人民解放軍攻佔,銀圓券亦從此停止流通 [10]。至於銀圓的幣制卻被國民黨政府帶到台灣,雖然銀圓從來都不曾在台灣的市場流通,但卻是中華民國的國幣單位。1949年發行的新臺幣與銀圓的匯率則是固定在銀圓1元=新臺幣3元。[5]



以1949年國民政府規定的五億金圓券折合銀圓一元的匯率 [10],和銀圓1元等於新臺幣3元的匯率 [5]來計算,1949年的新台幣一元可以折合1.67億(=5億÷3)的金圓券。如此說來,舊台幣在其最低價的時候,也能以一元舊台幣折合4175元 (=1.67億÷4萬)的金圓券。再與法幣來作比較,法幣最後在1948年8月跌到1千1百萬元法幣兌換美金1元的匯率 [8]。以舊台幣在1949年最低價的時候還擁有20萬元兌換美金1元的匯率來計算,最低價時期的舊台幣,在國際市場上仍然擁有一元兌換55元(1千1百 萬÷20萬)法幣的價值。可見當時的舊台幣,無論是對法幣或是對金圓券,仍然都是強勢的貨幣。可是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卻以一種獨厚法幣和金圓券的活動匯率,刻意壓低了舊台幣的幣值 。於是,中國來台的接收人員以及公務人員都因此而發了一筆橫財。



曾經在台灣擔任過經濟部次長,國貿局長,臺糖董事長的汪彝定,在其回憶錄《走過關鍵年代》中寫道:「拜此匯率之賜,我們這些早期來台的窮公務員,忽然之間發了一筆小財。我帶來台灣約有一、二十萬元法幣,按照二十比一的匯率,變成六、七千元,甚至上萬元台幣。我穿著一條舊卡其褲來到台灣,這時趕緊去太平町 (延平北路)做衣服,一口氣做了兩套款式不甚高明的西服,共花了我兩、三千元而已。如果在重慶,這筆錢 (六萬元法幣)連一條卡其布褲都買不到。」 [11]



這種不公平的匯率,讓中國人得以大批低價的劣幣流入臺灣從事套匯的活動,於是臺灣的經濟更加惡化,通貨膨脹也更趨嚴重。1947 年 2 月初,台灣長官公署準備將所有接收的日產房屋全部標售,上海財閥便以套匯得來的台幣搶購日產。更嚴重的是,在發行新臺幣之前,臺灣物資出口所賺得的外匯, 均需透過在上海的中央銀行,折算成法幣或金圓券以後,再用獨厚法幣和金圓券的匯率折算回臺幣,造成了臺灣外匯收入蒙受重大的損失 [12]。這就是國民黨政府對臺灣人民進行的二度金融剝削。臺灣人民在這次剝削中所受到的詳細損失,還有待專家學者來作進一步的研究和釐清。



戰後的台灣,因為因緣際會,得以脫離中國而獨立生存,全民的努力創造了排名世界第24的經濟體 [13] (如果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exchange rate)來計算,則是世界第19大的經濟體 [14])。倘若台灣又被吸入中國的黑洞,邊陲的地位一定再現。屆時的台灣,必然是「不必應有盡有、也不必儘量建設」,「既有工業,不必全部恢復,也不宜作鉅額之投資」,「不必使台灣自給自足,樹立經濟割據之條件」。於是,台灣的重要產業和菁英人才必定向中國的內陸移動,而今日繁榮的台灣,也必如流星劃空,在一道絢麗的光芒之後,永遠消失在宇宙漫漫的長夜。





參考文獻:

1. 陳翠蓮,,“戰後接收的歷史糾葛 - 資源掠奪問題“,轉型正義-台灣歷史問題系列座談會,第1場: 台灣接收的歷史糾葛,會議紀錄,台灣歷史學會, 2006/11/03

2.”台灣省政府公報” , 民國38年秋27期第410頁

3.”舊台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4. “Taiwanese Ye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5. “新台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6.”Japanese Ye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7.”法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8.陳建良,”貨幣供給量與通貨膨脹-從民國37年發行的金圓券談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電子雜誌, http://beaver.dlc.ncnu.edu.tw/projects/emag/

9. “金圓券“, 維基百科。

10. “銀圓券“, 維基百科。

11. 汪彝定,“走過關鍵年代 ─ 汪彝定回憶錄“, 商周出版社, 1991年10月14日。

12. “舊臺幣換新臺幣對民生影響之研究“, www.tpa.gov.tw/upfile/www/臺灣省議會第一、二屆(1959-1963)議政史料特展/1959_1963/1.pdf

13. “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Nominal)”,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14. “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PPP)”,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15. “60億圓紙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本文上期刊登於2231期 12/19/2008)。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南山五董請辭 工會批博智黑手
















南山五董請辭 工會批博智黑手 2010/05/13   











經濟部投審會仍在審議,博智中策集團併購南山人壽案,不過南山有5位董事,包括科技界大老施振榮和吳敏求,日前突然請辭,由於這些董事都是以個人身分出任,選在此時離開,引發外界揣測,南山工會就痛批,這代表有黑手提前伸進南山。



博智中策集團能不能入主南山人壽還不確定,只是南山9席董事當中,超過半數提前走人,包括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旺宏董事長吳敏求,以及厚生集團總裁徐正冠等 5人,這個月5日同時請辭,對這些董事的離開,南山高層低調回應,只強調5月28日股東會將補選。



不過工會這頭認為原因並不單純,面對質疑聲浪,博智中策集團的腳步並不受影響,積極對外延攬獨立董事,甚至找上前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和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擔心博智中策真的有中資背景,他們傾向不接受,不過南山併購案還在立院審查中,檯面下引發重重疑慮,政府如果不能嚴格把關,要如何向4百萬保戶交代。



http://news.ftv.com.tw/?sno=2010513F11M1&type=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