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然
中國從今年八月二十三日針對「來料加工」實施新的政策,有二千項產品在申請進口許可證時,要支付五十%之押金,這些押金在貨品出口後再依比率退回。中國海關官員可能藉此退回押金之時間快慢,上下其手,導致廠商因押金被沒收,或延後取得而造成資金積壓,營運困難。
中國這項新政策,著眼點是杜絕或減少來料加工,因此在過去許多從垂直分工觀點進行佈局的台商,可能被迫改在中國生產或取得原料,和台灣母公司垂直分工的功能降低,甚至完全喪失,也勢必讓原來兩岸垂直分工的台灣企業,面臨經營上(尤其是資金上)的困難,甚至因此倒閉、關廠。
有人以為台灣只需研發,而不需製造,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研發所需的人力極為有限,對整體經濟的貢獻度,不如製造業僱用較多勞工的擴散效果。
中國的政策一日數變,難以捉摸調適,在這種情況下,奢望所謂「兩岸共同市場」,只會增加台灣企業更多風險,唯有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如同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一樣,台灣才能擺脫束縛,得以生存發展。
因此,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所主張的兩岸共同市場,是極為冒險且不可行。(作者為台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