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日 星期二

李登輝痛批經續會向中共傾斜

(BBC駐台灣特約記者楊孟瑜報導)台灣行政院完成經續會(經濟永續發展會議),但前總統李登輝周六(7月29日)痛批,該會「沒談永續,只顧開放企業到中國」。

一連兩天的經續會在周五(28日)落幕,總計達成516項「共同意見」。最受矚目的兩岸直航與放寬企業投資中國上限等提案,雖然之前被台聯黨強力主導刪除,但仍被列入「其它意見」。


行政院長蘇貞昌並表示,行政權責可以辦理的「共同意見」,將在一個月內提出具體執行方案﹔列為「其它意見」的建議,將做為施政參考。


此舉,被視為行政院走「蘇修路線」,即對總統陳水扁原本較為緊縮的兩岸經貿政策,蘇貞昌朝向修正、開放。


台聯黨與會人士,周五在會中即退席抗議,並揚言該黨未來將抵制行政院,也不排除發動群眾抗爭。


李登輝影響式微


台聯精神領袖、前總統李登輝周六更在一場演講中,痛批經續會是向中共傾斜。


李登輝認為,經續會名為永續,但根本沒顧到台灣的永續發展,只顧開放企業到中國去,而且政府是為特定財團和利益團體服務。


李登輝說,他當總統十二年,從沒看過這種情形。他強調,兩岸經貿政策牽涉台灣的國家安全、主權等重大議題,對於經續會「沒共識」的意見,行政院也要推動,實在很危險。


台聯立法院黨團周六也進一步呼籲,總統陳水扁應出面制止所謂的「蘇修路線」。


由行政院主導的經續會,被輿論視為是「扁、蘇、李」三人在兩岸政策上的角力戰場。


如今的發展,有評論者認為,李登輝的影響力趨於式微,蘇貞昌可能將持續「在政治上尊扁,但在政策上走出自己的路」。



7/29/2006 8:49:24 P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