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0日 星期二

台灣國民生產毛額經物價調整過的購買力平價 大勝德韓中

自信台灣


█ 張德謙


當下的台灣社會,最嚴重的問題不是統獨,不是經濟,而是缺乏自信。主要的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是媒體的蒙蔽,一是對自身的不了解,從三個例子可看得出來。


雪山隧道在媒體不斷唱衰下,彷彿是危機四伏,隨時會崩塌一般。然而,只要看過Discovery製播的影片「建築奇觀:台灣雪山隧道」,就能了解這個工程的艱困與偉大。同樣的工程,在不同媒體傳播下,竟能有如此大的落差。高鐵是另一例,不但在尚未通車前就被媒體奚落了好幾年,甫通車時,媒體所言幾乎是沒人看好,彷彿沒人會搭乘如此危險的交通工具。然而事實的情況是,撇除周邊交通配套系統尚待改進以外,只要搭過高鐵的人,多數皆對高鐵的迅速、平穩讚譽有加。


更令人困惑的是,台灣的媒體更喜歡嘲諷國人的經濟表現,不是說台灣被南韓超越,就是說台灣在亞洲四小龍穩居末位,然而對於中國的表現卻是大大的吹捧,極少提到其產品品質的低劣或檢驗之粗糙等問題。


相較之下,國際的「經濟學人」雜誌在其對二○○七年的世界情勢分析中,預估台灣國民生產毛額經物價調整過的購買力平價(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高達三三二七○美元,遠超越南韓的二○二四○美元,甚至超越德國的三一八七○美元,而中國只有八○七○美元。


台灣各方面表現其實都很出色,就是缺乏信心。照理說身為社會公器的媒體應是成為「好消息傳給大眾的使者」,可惜的是許多傳媒鎮日散佈錯誤訊息,唯恐在「唱衰台灣」的角色上執行不力。如何學習運用我們的智慧,破除媒體的迷霧,真正認識自己,建立起對我們以及社會的信心,是我們要邁向「新而獨立的台灣國」之路上,必須面對的課題。


(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幹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6/today-o7.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