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全國工業總會公布一項「台商陸況調查」顯示,假如兩國開放直航,有超過45%的受訪台商表示將增加對中國投資,減少的僅4%;開放直航後,會增加在台灣投資比例僅23.2%,但減少者比例卻有11.3%。
這項調查結果,無異打了部份主張兩國直航將有助帶動台灣經濟與投資的政客或媒體一巴掌。直航反而將加速台灣資金、人才西移中國。
根據調查,投資型態是獨資者近八成,較上次調查時的52.8%大幅成長,顯示台商因與中國企業合作時經常產生糾紛,愈來愈多台商轉向獨資,掌握經營的自主權。
而受訪者中,投資金額超過2,000萬美元比重達16.2%,較上次調查的4.7%,也明顯成長,顯示台商到中國投資有大型化趨勢。
雖然台商到中國投資,會面臨海關手續繁複、額外交際費用多、中方缺乏履行合約誠意、貨款難以收回、銀行貸款與週轉困難、電力通訊與運輸設備不足、物料存貨成本增加、當地市場無法開拓、當地政府行政干預、勞資糾紛、派遣人員適應困難以及利潤不易匯出等多種問題。
但在對市場前景看好下,調查顯示,受訪者未來一年內一定增資者佔20.8%,可能增資者佔31.4%,可能減資者佔0.3%,可能撤資者佔0.3%。與上次調查相較,一定增資與可能增資的比例顯著增加。
當問及受訪台商對政府有何建議時,有高達七成五建議應該儘速開放三通,其次才是簽署投資保障協定與成立辦事處,處理廠商遭遇的問題等。
但假如兩岸開放直航,結果將出現台商加速西進投資。超過45%的受訪台商表示將增加對中國投資,減少的僅4%。
中國在地優勢 台商好景不常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一位在中國廣東生產女鞋的台商,幾乎每年都會參加廣東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但常出現展期還未結束,展出的新產品已被當地業者仿冒、甚至在廣交會上接單。自此,這位台商參加廣交會再也不敢公開展出新產品。
還有位剛從上海投資鎩羽而歸的台商,兩年前興沖沖集資近新台幣千萬元到上海投資小尺寸披薩,剛開始生意大好,店內常擠滿用餐民眾。但不到兩個月,鄰近就出現五、六家同類型競爭者,開始價格惡戰,來店客大減。兩年後,這台商賠光投資、黯然回台。
根據工總調查,當問到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台商在中國內銷市場主要競爭為何?74.1%的受訪者表示是中國當地廠商,其次才是港商、韓商等。顯示中國當地企業因有在地優勢,已經對台商帶來極大的競爭壓力。
這兩位台商都說,在中國,到處充斥假貨,跟風又盛,只要生意好,馬上就一大堆當地企業跟進仿冒,好光景沒幾年。中國有句順口溜,嘲諷「十億人民九億騙,還有一億在訓練」,這就可見在中國作好生意的確不簡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